如有查詢,請與本人聯絡。
DICKSON WONG
Tel : 3590 5239
Fax : 8148 0699
Email:info@bleu.com.hk 謝謝!
香港傳媒發展蓬勃,網上資訊流通迅速,再加上近年社會加速政治化,種種因素,為公關行業帶來極大的挑戰,如何有效運用各種傳統和新興媒介去達至最理想的宣傳和推廣策略?如何在政治化的環境下避免觸及政治地雷?又如何在新媒體的驚人殺傷力下有效處理危機管理?探討上述問題的外國書籍,在市場上或許已有不少,不過公關工作是非常本土化的行業,而且經驗往往比理論更實際,外地的知識對本地亦未必合適。而「公關‧唔傻‧唔天真」卻是十分罕見的本地公關書,全書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以香港本土案例剖釋本地公關工作的具體運作。書中內容包括了近期的熱門事件,例如:從慾照事件看危機管理、鄭少秋形象大平反,以至講解公關人如何配合本地傳媒機構的運作方式,和其他公關日常工作的基本常識。
Albert的blog是香港為數甚多的財經blog中人氣之選,今次結集成書,實屬一件「虛擬實體化」美事,因為總覺得文字印在紙張上排列整齊釘裝成冊,讓人握在手上隨意翻閱,這個動作本身就是一種獨立於閱讀文字之外的樂趣。書中分析個股及行業板塊的投資前景,也教大家好像分析員般幫上市公司計數,當然也論及經濟大氣候,甚至連投資者EQ都不放過,當中借佛學、希腦哲學論投資者面對波動市況如何自處,就更有心意。於是他的貪心,對讀者來說成為一件好事,令大家在知識層面以至修心養性上,都有得著。內容是從其blog中挑選文章結集,配合blog精闢的對話,可謂是一種集體創作,把web 2.0世代的風格延續至書本中。希望大家帶著這本小書,上班途中趁塞車時翻一翻,或放在床頭睡前小閱順便檢討自己的買賣策略有否出錯,每天花十分鐘時間,或能把自己的投資水平提升至另一個層次。
4間屋5隻兔哋-黑、白、啡的賓尼兔、安哥拉兔和中國兔。
兔哋們各有不同的表情、姿勢、喜好與性格。
一般人認為兔子代表乾淨、溫順,擁有一雙紅眼睛,只有一種表情,不像貓狗般活躍好動,整天只是呆呆的坐在籠子內…!但原來兔子有很多不同品種、顏色及性情,而且很多都沒有紅色的眼睛...牠們活躍好玩,有很多不同的古怪姿勢及表情…令兔奴(兔媽)對兔哋鍾情不移。
4個於網上認識的兔奴,將多年拍下數千張的兔子相片結集成書,透過以下相片,讓大家對兔子的生活及性情有多點了解,更知道兔子的另一面─原來兔哋也很聰明,很愛搗蛋,而且每隻兔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愛清潔…有的經常無理取鬧,當然兔哋也有可愛的一面,望着牠頑皮後知錯的樣子,任何人見到,也只可投降,讓牠繼續在家中做大爺。
有沒有想過兔兔會寫blog,發脾氣,還有識落樓梯又不懂上的趣怪模樣呢?想知道更多?看看五隻兔哋小B、豆豉、呀mo、仔仔、妹妹的生活點滴啦!
相信大家看過兔奴、兔媽的分享後會更喜歡兔子!
筆者在香港的生活非常穩定,有自己喜歡的工作、有關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有一群接納自己的學生,從沒想過要拋下一切,離鄉別井。
兩年前一個下午,被熱氣和悶氣沖昏了頭腦,胡裏胡塗地參加了澳洲工作假期計劃,毅然接受這突如其來的挑戰。其後在異鄉努力工作,自力更生,過着接近行乞的生活,每天超時工作,被老闆呼呼喝喝,回家又得到同性戀男生的垂青,不禁問句:來這裏所為何事?
在這短短九個月的艱苦歲月裏,筆者從前在香港閒時到日本餐廳吃吃壽司,到澳洲卻要在壽司店每天製作數百件火炙壽司,至後期在漁巿場享受三文魚刺身……當中的起起落落,令他對人生有更深刻的體會,更加明白人的限制,更真實的經歷和依靠上帝。這一切,都令他很感恩,因為他經歷了神的豐足、看顧和供應。
盼望我們從此書,感受他旅途上的甜酸苦辣,為生命和生活添滋味。
黃遠輝對「貧與富」有自己的一套看法。金錢並非貧富的決定性因素。在香港回歸十年中,他寫下不少文章,思考自己人生中真正的關懷所在,身體力行。
在銀行界工作間,他接觸過不少極為富裕的人;然而,他發覺這些人對賺錢之後的生活缺乏安排。他認為,對待財富,要抱住「禪」的心態,人便能逍遙於天地之間。
財富的價值,可以因環境轉變而盪然無存,甚至成為負資產。在投資的概念中,除了金錢,時間是人最大的資本。當人們盡全力追求財富的時候,在生活情趣、知識等方面的收益往往是零;而在追求健康方面,收益甚至是「負數」。
作者希望透過文字,把自己投資於時間的心得,與讀者分享;以土生的「香港仔」心態,一同回顧過去十年的港人港事,自然值得再三細讀。
「shi非常軌」是一部英譯中詩集,「shi」並非甚麽外語,而是中文拼音字母。之所以取音棄義,是看中「shi」同時是 「詩」、「事」、「是」和「實」的讀音,配以「非常軌」,可以解讀為「詩非常軌」、「事非常軌」、「是非常軌」、「實非常軌」;既能讓讀者自由發揮,也充分反映詩人自謙其「有別於常軌」的創作模式。
本詩集收錄的作品半數與情色題材有關,其中不乏對男性和女性胴體以及性愛場面的描寫,並以男性為主。概括而言,這是一部很「男人」的書,不過卻集中寫詩人柔性和私生活的一面
為了增加本詩集的可讀性,每首詩均配以插圖,試圖同時通過視覺層面,把詩意「翻譯」出來。
接觸運動後,Rikko找到夢想職業,但對工作的憧憬同時帶來壓力,讓她逐漸忽略運動的重要性。在緊密的大學課程、分身不暇的幕前幕後工作,不定時的飲食習慣加上缺乏運動,身體發出警號。一次突然昏倒,導致她顎骨破裂,牙齒碎掉,臉部受傷及體重劇增。身心受創,演藝夢看似幻滅。
但逆境中自有機緣,一個奧運會主持面試機會,讓她重拾希望,再次向夢想的演藝界進發,奧運讓她遊遍世界,追蹤各大小體壇活動,親身接觸世界顯赫運動員,這次是豐盛的體會。運動與她,無論是個人或工作上都息息相關,運動不但令她重拾自信,更幫助她夢想成真,向演藝事業邁進一步。
她現為香港體育節目女主持,並活躍於財經節目與演藝界,作多方面發展。Rikko期盼可以藉著分享自己與體育運動有關的心路歷程,走遍世界的見聞足跡,以及對健康生活新的領悟,去宣揚運動對人生的重要性。同時冀望能夠鼓勵一些遇上不幸,而自愧不如的人,切勿放棄自己夢想、忽略自身健康,要積極面對生命,順逆之中為自己創造奇蹟。
名人推介
鄭家豪
------ 2009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暨三屆前世界武術南拳南棍冠軍
「運動」不只是運動……!
「運動」更是人生……!
當了多年香港武術隊運動員,南征北戰驀然回首,使我最難忘除了是血與汗交織出的拼搏精神以外,因運動而結識的「朋友」就是我心中最珍貴的寶藏。因「人」而交織出的「事」使友誼靠得更近更親,我想這就是我所謂:「運動」不只是運動……「運動」更是人生……!的道理。
Keyman 馬啟仁
------ 資深體育傳媒人
非一般港女,Rikko,幾年前我第一眼見到她,就知道她不是一般港女,幾經認識之後,果然,她不是港產,她來自加拿大。
然後,回到香港,她加入了我們NBA節目的評述行列,從她的字裡行間的肉緊和情不自禁地嗌球員的英文名,你又知道如此投入的NBA女fans,香港少有。
二零零三年沙士高峰期間,盧維思,一個專業公務員,接下了籌辦維港巨星滙的毒酒。這個大型項目原意是為消沉的香港注射一劑興奮劑事實上在不同程度上也做到了。然而,政治往往取代理智,最後,因為被指未能在僅僅三個月內成功辦好一個世界級娛樂節慶,盧維思成為了代罪羔羊。捱過紀律聆訊,受到懲處,盧維思最後卻將香港政府帶上法庭,成功推翻港府裁決。
「問責 不 問責 巨星滙的真相」並不單單是港府運作的內幕故事,書中細緻論述香港現正實行的高官問責制種種缺陷。維港巨星滙和盧維思都是這個問責制的受害者,根本沒有「高官」負責,又如何問責?
出版日期: 2010年4月初版
作者從小懷著養貓的渴望,直到投身職場可以自力更生時,機緣巧合下,接收了一隻在酒樓廚房出世的貓BB,蘊釀廿載的父愛頓時爆發,一發不可收拾,從此以建立一個小康貓家庭為宏願。
書中以圖文記載十年來這個貓家的眾多第一次:第一次慶生日、第一次去旅行、第一次打架、第一次失踪、第一次識朋友……;還有眾多周而復始的無奈:不斷抓沙發、不斷撕信封、不斷咬鞋帶……。十年間,貓咪成長了,作者世故了,家也搬大了,唯獨不變的,是家中一切的喜怒哀樂都由兩隻貓咪牽動。愛貓人,定會找到不少會心微笑的共同經驗,對於計劃養貓者,也期望能透過人貓共處的現實生活片段,獲取更多的心理準備,認真思量自己能否承擔對另一生命不離不棄的承諾。
醫學本身也是一門藝術
物以類聚,畢竟是同道中人,難怪張醫生要我執筆寫序,大家實有太多相近的觀點、經歷及想法,況且也是音樂(西洋搖滾樂)愛好者。
腫瘤科醫生往往要與病人一同經歷病情起伏,以及心情的高低,與病人家屬同一陣線。治病固然需要高科技及科學,但若果缺少關顧病人的心理及心情,就等同是一個醫匠,沒有生氣,沒有生命力。
一直認為,醫學本身也是一門藝術,有生命,充滿感覺,更涉及感情,治病兼療心,醫藝合一,身心兼顧,方為全人治療。
望《驚.變.擁抱》能令讀者一睹腫瘤科醫生的原則、理念、經歷、慨嘆及感受。 - 傅惠霖醫生
我最認同的,也就是他在我們最為驚恐失措時,向我們強調「生命的長短,未及質素來得重要」這句話。 - Joyce(病人家屬)
看過這書,「病人」看後會成了「醫生」,「醫生」看後會成為了「病人」,「生」的人會明白「死」,「將死」的人會明白「生」,「自己」明白「對方」,「對方」開始明白「自己」,最後「自己」明白「自己」多一點!- 邵國華
誰偷了這城 市的想像力?為甚麼這座布滿了高高低低的摩天大廈的城市,越來越像一張攤開了的紙──那麼淺薄、那麼一目了然?到底是否仍然有人像書中的主角們那樣,厭棄了人罵我罵、人取我取的簡易求生、求同哲學,站出來喚回人們久違了的想像力,把這張平平無奇的紙,疊成一朵玫瑰、一隻紙鶴、或一艘輪船,去活出有情的生命、活出自我的自由?
本書中的主角:有充滿生命力的牛下老人、有愛思考的百載彌敦道、也有競選特首的深水埗黑人等,他們來自地圖上的牛下、油尖旺、銅鑼灣等九個地區;另一方面,他們也在幻海之中,豎立了不同的想像座標,包括創造、重生、彌留、死亡、美麗、願望等等。把現實與幻想連繫起來的,是各式各樣的紙品:願望寶牒、街頭海報、政府通告、簽文、彩票等,令本來平鋪直敘的城市又再變得立體起來。而輕狂過後,每篇科幻小說後都有一篇延伸散文,用冷靜和理性,把你從想像的驚濤駭浪之中拉回現實世界裏。畢竟,城市也可以很科幻,只要你願意。
那些時光,一女子在世界不同城市信步漫行,或躊躇張望,
眈看浮世繪般布列的長街、小舖、鄰人、更多是女子妍媸各異的衣飾,
思想著與他們「同樣是在那兒」的尋常生活;在摺藏的書塵,舊事的記憶光影;在書寫她心情的體會,記下自己對時裝的熱忱。記一段在城市中閱讀、書寫及工作的人際,城市的浮世光景,敘一縷現代女性漫遊世界,詠物,思念冥想的浮生心情。
本書一部分是生活散文,一部分是各地見聞和創作的筆記;散文愜意地梳理著生活場景裡的偶然機遇和從容觀照;寫字筆記,「確實是自己生活態度」,也彷彿在時間中頓悟。
工作日子如激流,幸而都安穩渡過。有些事已不堪聞問,亦有不值一曬的,當然如想起相遇男人,也有喜怒。生活總是充滿意外,若有閃失,就全盤皆輸。書中關於日常生活與女子瑣事的文字,是從這樣的體悟而來。
作者精采地示範了一種當代物質生活與追求精神成長並存,更迷人且重要的,賦予情感和時空間感應,作者如是說:「現在回頭看,每個片段每個回憶,我都只感到淡淡的的甜味。」
故事簡介
作者是一位現職教師,很喜歡與孩子相處。
孩子們具備很多可親可愛之處,他們的率性能喚起成年人被世俗掩蓋了的真性情,有時甚至能觸發作者人性的陰暗面,讓作者自省自覺,重拾一顆失落了的赤子之心。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令作者學會體悟生命的真實本質。
這本書由一則則小故事組成,不誇張,不造作,點點滴滴都是師生之間的平常生活。把平時大家顯然易見卻又從不細思的事情拾掇成文,於平淡中盡見孩子和老師智慧。
文中以情為立足點,通過學生提問、老師回答以及作者的自我反思,情理兼備地剖析了親情、友情和愛情的珍貴。
作者期許與大家分享在教學及人生中曾經歷過的點滴,自勉互勵,作為成長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