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查詢,請與本人聯絡。
DICKSON WONG
Tel : 3590 5239
Fax : 8148 0699
Email:info@bleu.com.hk 謝謝!
在某個時間,葉子一定會被陽光照射到, 即是說, 每片葉子也是可以被陽光穿透著而發光的, 只是時間不同,可能沒有被人發現, 又或者發著光而不自覺。
人就如葉子,總有機會會發著光的, 有些人的光芒強, 有些人的光芒較弱, 有些人不相信自己會發光, 有些人很能找位置讓自己發光。 葉子不能控制陽光從那裏來, 人也不能控制命運要在甚麼時候讓你發光……是一片會發光的葉子。
本書特色
作者喜愛寫作及攝影,以不同的攝影照片作引入, 撰寫相應散文,道出作者對事物的看法及一些人生哲理,引導人們正面思考,多欣賞世事美好的一面。閱讀書本時, 就像閱讀熱門的社交媒體般,先有相片, 隨後有散文, 加強讀者的代入感及觀感上的刺激。
一屋三貓,兩老一嫩,兩女一男,沒有驚天動地,也沒有奇情詭譎,就是真實的貓家生活,淡淡然卻可堪細味。一篇篇的散文,一幅幅相片,串成了三貓的尋常生活札記,從街頭初遇、撫養成長、發展出各自的個性和癖好,間中搗蛋添亂扮演小怪獸,更多時像三位得道高僧,悠悠自得其樂。筆者雖然不想被扣上「貓奴」的帽子,以眾生都是平等的心態,視三貓為同屋主,但不得不承認,生活中最大的歡樂,就是得到三貓熱情的回應,最踏實的平安,就是看著三貓相擁酣睡。
《三貓宅記》是《尋常家尋常貓》第二部曲,兩本書相距九年,這段日子世界翻天覆地,筆者的人生經歷很多劇變,尋常貓也變了老貓,尋常家也添了新成員。但縱使屋外風大雨大,每當回到家中看到三貓氣定神閒的臉孔,崩緊的神經就能紓援下來。人總需要有一個可以休養生息的空間,將情緒平靜、沉澱下來,宅中三貓總是讓人能夠回過神來的一道藥引。
期望透過書中的文字和相片,讓三貓的閒日子,替你洗去人世界的愁煩苦惱。
紐西蘭,一個純樸寧靜的樂土。這兒是3,000萬頭羊的家,是《魔戒》哈比人的故鄉,是無數野生動物的天堂,也是作者渴望了14年的夢想之地。
在繁忙急促的社會,作者每天在趕速度、趕效率,前路茫茫,不由得反思:人生要怎樣走下去?沒有很具體的三、五、七年計劃,腦海中郤浮現很清晰的訊息:「實現夢想!」,於是一個人便毅然在生日那天,展開這21天上山下海的夢想之旅。這次,作者還帶了一群親手剪的羊,送給在路上遇到的有緣人,期望能以微小的力量,把傳統文化帶到彼邦宣揚。
這本遊記,記錄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人與事,包括眾多精彩的第一次,像登陸活火山、冰川健行、遊冰河、賞螢火蟲洞、探訪野生動物、遊地熱谷等等,也敘述了送羊給有緣人的故事。作者以圖文並茂方式,介紹了當地景點背景和動物生態,同時亦把眾多美麗大自然地貌呈現眼前,希望讀者喜歡這國家。
這也是一本追夢書,透過作者親身經歷,希望重燃讀者追夢的動力。夢想,令人生更活躍多彩;可惜現代人往往因生活重擔,而忘記曾經有夢想,那是很可悲的事。作者相信每個人都能實現夢想,所需要的勇氣和內在資源,其實早已具備,關鍵是自己能否堅持不懈。
這亦是一本心靈書,作者特意在每章節尾加插了一篇勵志小品,透過10多年來遊歷世界各地的難忘經歷,帶出人生選擇、勇氣、讚賞、真心分享等正面訊息,希望藉此啟發大家,笑著享受人生。
無論有否打算去紐西蘭,只要想活得快樂,這本書便適合你!
危地馬拉被喻為「中美洲的寶石」,位於墨西哥的南面,是西班牙文的搖籃,是民族服裝的表演天橋,是瑪雅遺跡的中心地,是「雞巴士」的出沒地,是咖啡的著名出產地,是隱世富翁的退休地,是「小王子」的靈感星球,是茂密的森林,是永恆的春天,
是讓人不願離開的危險地方。
為了走出活得不耐煩的情緒低谷,作者決意走到日本輻射區當心理輔導員,走到印度的孤兒院載歌載舞,走到美國跟靈魂對話,最後走到危地馬拉尋找「末日」不遂,卻巧遇未曾失落的瑪雅文化,尋回快樂的自己。
就算走遍全世界,亦未必能夠走出內心黑暗世界。
希望心靈受苦的人懸崖勒馬,只要一息尚存,都可開闢出自救及求救的出路,重新活出真我的「瘋」采。
此乃居家及送禮佳品,適合任何瘋狂及非瘋狂人仕閱讀。
「要活得真, 生命才有色彩」
以筆者的角度是,市場是一個小宇宙。換句說話,透過理解金融市場,人其實
亦可以了解其他的事情,包括環球政局、人情世故、甚至是男女之間的事情。
用中國人的說話,亦即是「一理通百理明」。
筆者亦特意在書中加插三個投資實戰的大題材,包括:
1) 穩定投資增值法
2) 選擇股票的四部曲
增加勝算VS一定贏,是完全兩回子的事情。能夠做到嚴守紀律的話,投資
人只要不斷擴闊眼界並且從實戰中獲取經驗值,那麼買對股票的機會便可
能有效地提升。然而,「一定贏」不是有所隱瞞(報喜不報憂)的話 便是
在「說謊」。再高章的高手,長期而言10次中頂多看中6至7次便足夠。
附加條件是不幸看錯的時候小心和及時處理「虧損」便可以了。
從禮儀培訓行業的角度,我也看到了整個香港的發展,在全球熱議文化軟實力的今天,禮儀素養作為其中不可小視的一部分,正被步履匆匆的香港人們划進了進修行程裡。
現代禮儀同古代相比,已是經過了層層簡化。但是,從現今存留的禮儀之中,仍可窺得禮儀制度建立之初的固有原則。禮儀規則的建立,其背後有著一系列嚴密的邏輯思維,它與政權制度,歷史背景,軍事規則,皇權體系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那現代人,特別是那些眾人眼中,已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成功人士為什麼要學習禮儀呢?問了很多學生,他們都給了我非常簡單的回答,總得來說就是尋求改變!沒錯,改變!許多學員學習禮儀的目的並非是為了成為禮儀教育者而來,更多的是為自己的企業而來,為自己的事業而來。在禮儀的學習中,不存在身分不同,不存在角色不同的問題,商務禮儀是每個商務人士都應必備的知識。因為,在商務場合,如何知禮,懂禮,用禮,建立自己的個人形象品牌不僅事關私人形象,更是打造商務社交的重要一環。而本書,就是為大家著重介紹如何在商務場合展現自己禮儀形象。希望各位朋友細細品味書中的禮儀文化,也在生活中不斷使用,感染身邊的人一起習禮!
《思考文創中華》一書分成四部分,分別為中華文化產業透視、解構文化承傳策略、文化與商業的共生及創作力與藝術教育。
第一部分題為中華文化產業透視,從政策角度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對大中華地區的影響及意義,並以幾個城市在不同創意產業的發展為例,透視大中華地區產業發展的不同特色。第二部分名為解構文化承傳策略,以臺灣和澳門的實際例子作參考,展示了兩地如何活化傳統遺產。第三部分是有關文化與商業的共生,探討商業行為如何為文化產業帶來正面衝擊,在大氣候下建構創意市場。第四部分以創作力與藝術教育為題,描述了霹靂布袋戲和流行音樂在香港和臺灣如何能夠延續創意、社會文化與藝術和音樂創作的關係。
親身接觸過身邊被情緒病困擾的親友,深明這問題為身邊人帶來多大的影響。對於「活著的意義」、「如何活得快樂」等等話題,有過反覆的思考,亦為此看了不少相關的心理學、勵志書籍。筆者在工作上,亦接觸到情緒病及精神病患者。現代人不快樂,問題不外乎健康、經濟、跟家人關係不好,又或者覺得生活毫無趣味。他們之所以患上情緒病,主要都是因為過於在乎別人的眼光,過分著重物質的價值,同時又缺少家人或朋友的支持。
在身邊人眼中,我的生活總是多姿多彩,什麼都參與,對什麼都有興趣。其實,筆者跟大部分的人一樣,不是富二代,沒有高薪厚職。身體力行實踐「LOVOS簡單生活」,親身證實,不必很富有,一樣可以活得精彩、快樂、有品味。曾經在收入較可觀的企業打工,之後換了一份薪金較少,但工作時間較短的工作。薪水變少了,生活卻更精彩、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