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查詢,請與本人聯絡。
DICKSON WONG
Tel : 3590 5239
Fax : 8148 0699
Email:info@bleu.com.hk 謝謝!
在市場中每一個人每一刻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市場和投資,因此世間亦出現了不同的投資理念。另外,投資世界內的事情每天在變化中,因此欲以一本靜態的書去描述動態的市場,亦可能有點兒困難。舉例說,一本寫於2007的投資書,去到2013年其用處可能會大大減低。原因並不是寫書的不行,而是因為世界已經改變了。
在「金錢之門」一書中,筆者只能從多年以來的經濟金融歷史、經典的金融投機案例、宗師級的投資和投機之道、以至筆者自身的親身體驗,去指出這道通往財富大道之閘門。那當然,行走這條路的人,並創出自己的方法的人正正是讀者自己,而本書頂多是一本「投資路上的旅遊指南(Travel Guide)」。
只要一打開了,或許大家會發現投資世界原來可以是那麼的有趣和刺激,同時投資又可以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只要大家從實戰和思考的過程中尋回其意義)。就讓我們一起行走吧!
全書圍繞幾年前轟動全國的所謂「海上違法建築「即「海上皇宮」事件及其引發的行政訴訟案件展開,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序篇),介紹著名企業家郭奎章從傳統的海上魚排獲得靈感,經過創新研發,建成了海上浮島建築(後被媒體冠以「海上皇宮」大名),因屬於新生事物,不能獲得明確的法律地位,被媒體當作「海上違法建築」而大事炒作,政府部門不堪輿論壓力而違反法定程式對其實施強制拆除,結果引發了行政訴訟案。作者在該部分就企業家創新與政府監管的關係以及輿論監督與依法行政的關係作了深入分析,於當下鼓勵萬眾創新和建設法治國家的國策具有重大相關性。
第二部分(正篇)敘述汪騰鋒律師作為行政相對人的代理律師辦理「海上皇宮」行政訴訟案的全過程,在讚揚汪騰鋒律師的俠義精神和高超訴訟藝術的同時,介紹了行政訴訟的基本知識,強調了行政訴訟之于政府依法行政和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意義,也凸顯了在《行政訴訟法》頒行25周年暨第一次大修訂之際本書主題所具有的重大現實意義。
第三部分(外篇)介紹了因「海上皇宮」案引發的一起名譽權糾紛,通過汪騰鋒律師勇於捍衛自身正當權益的事蹟,突出了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的關鍵所在,即每個人都拿起法律武器為權利而鬥爭!
一對新婚夫婦,忽發奇想,到非洲度蜜月,渡過了整整112天! 由文明到原始,由城市到荒野;由普通觀光到多災多難,由與當地人談笑風生到政治辯論;由容光煥發到體弱多病,由甜蜜温馨到感觸良多……
這一次多姿多采的經歷,令他們改變了對非洲既有的看法,對非洲有重新的體會;於是決心出書,把旅途中的一切喜怒哀樂及心態轉變與讀者分享,以不同角度解構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
書中講述非洲crossover歐洲的摩洛哥、星戰以外的突尼西亞、人生必去的埃及、戰後破舊的厄立特尼亞、十大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的埃塞俄比亞、美麗的鳥干達小姐、大屠殺後的盧旺達、各式各樣歷奇之旅的坦桑尼亞,也有介紹在阿拉伯半島以恐怖襲擊聞名的也門。
「如今,又一個驚喜擺在眼前—李夏誠摯為廣大兒童、青少年,誠摯為其重要微時摯友、人生戰友、畢生師父呂卓穎寫出了這部《卓奇穎異》!」 「敘事、寫景、描人、詠物、議論……都注入了作者真摯爛漫的情感,以及積極正面的意識形態和人生觀。」
「堪稱學習範文,從主題到文字都極講究。」
—宋詒瑞(香港兒童青少年文學名家、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長)
重點:
l 在《感動印度──導遊不願帶你看的真實生活》,你會看到印度雖然窮,卻窮得多姿多采,好像一個走馬燈,變化多端的色彩和影像沒完沒了,由宮殿到廟宇,由恆河到雪山,都有不同的生活面貌。
l 在加爾各答貧民區,充滿垂死的老弱和營養不良的兒童,同時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修女和義工,發揮人性的光輝,以生命照亮生命,讓你看到地獄與天堂如何同處一城。
l 在喀什米爾,優雅如瑞士的湖光山色,熱鬧如曼谷的水上市場,卻因邊境糾紛而籠罩著戰爭的陰霾,但在船屋的生活讓作者感受到當地人的馴良和豁達如喜馬拉雅山上的白雪。
l 在孟買,從北部熱鬧的度假海灘,到南部繁華的商業中心,由變化多端的建築風格,到製造夢幻的電影工業,仿如一座融爐,把數百年來本土和殖民文化結合,展現印度人兼收並蓄的能耐。
l 在瓦拉納西,當地人把生老病死都交給了恆河,洗澡、洗衣、洗菜等每天生活細節,與葬體和靈修是同場進行,之間沒有輕或重、主或次,外來者或覺超乎理性,當地人卻深信生活本應如是。
l 在齋浦爾,成為地標的風之宮殿,潻上艷麗的粉紅外牆,卻是昔日囚著皇后妃嬪的深宮,只能憑窗瞭望街上大千世界;現代的印度女性,早已走出家門,但又是否真的走出性別的樊籬?
l 在《感動印度──導遊不願帶你看的真實生活》,你會感受到幸福的非必然、真愛的可貴,甚至超脫令人戰慄的生死,明白愛既完全,就沒有懼怕。
內容簡介:
今年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蘭修女的百歲冥歲,雖然她已離開世界13年,但她在加爾各答照顧老弱的事蹟仍然感動世人,包括遠在香港的作者。本書作者及一群友人的印度之旅,由走到加爾各答垂死病人之家做義工開始,身體力行感受德蘭修女的無私奉獻,及認識印度平民百姓最真實的生活。之後他們再走遍喀什米爾、齋浦爾、久德浦爾、孟買、德里、恆河、泰姬陵等地,抱著了解當地生活文化的態度,不做高高在上的觀光客,而走進尋常社區中,用文字和鏡頭記下當地人的面孔和生活點滴,努力重現一個傳統旅遊書不能看到的印度真實面貌。
《跟長頸鹿有約》一書三位作者朋友都是媒體中人,因公因私,經常外遊;三位朋友相識多年,但三人先後踏足肯尼亞,在肯尼亞體驗之旅,他們同樣發揮傳媒的精神,四處睇、四處搵料,三人在不同時段寫下一篇篇生動又富有感情的旅遊報導。書中由第一個認識的肯雅尖子、導遊先生,潔身高傲,即使沒有LandRover生意日減,單靠一部Van,追趕動物也絕不比人慢,兼且車內外永遠光潔;有時樂極忘形,為拍動物踏上了座椅,他會毫不猶豫叫我們「除鞋」!在Samburu的牛屎村,流着兩行鼻涕、穿上救援物資女裝大人底褲的小孩,拿着送他的檸檬葡萄糖連包裝紙吃,還卡卡大笑,你會看到扮不來的天真。還有The Ark酒店裏個子矮小的侍應Samuel,天生五呎多一吋,常被人家取笑,卻樂天知命,惟對同樣嬌巧、來自亞洲的東方人份外親切,總在我們身旁團團轉,教我們說非洲語,向我們噓寒問暖,食物好嗎?睡得好嗎?動物看到了嗎?還嚷着Betty,留下來別走好嗎?在肯雅,一班「港女」,不再受歧視,因為他們,頓時變成了公主,高高在上,呼風喚雨!十多日的肯雅之旅,彷彿來到幾乎只能在童話國度中找到的世界,那十步一隻百步一群的動物,優遊自在,斑馬、水牛、河馬、獅子、長頸鹿自由奔放地跑呀食呀瞓呀,甚至大剌剌日光日白無遮無掩公然做愛都一臉悠然!每個畫面,都曾經令我動容!離開了肯雅,回復了都市繁忙的生活,沒有藍藍的天,柔柔的草,傻傻的笑,但我依然相信,都可以活得像他們或牠們般快樂自由自在,因為我的心中已有一個大草原!
這絕對不是一本旅遊工具書,是一本熱愛自由行的人所撰寫的南美旅遊書,當中作者一行五人,四十九天裏踏實的足跡、親身的目睹以及真摯的體悟。看著它,你可投入她的文字世界,你便是跟著他們去踏足智利、阿根廷的平原、冰川、海洋與荒漠,探索她們的美麗、浩瀚、神秘與荒涼……一切一切,必定令你難以想像、嘆為觀止。阿根廷的奔放、智利的美麗驚艷和拉斯維加斯的不夜之城、透過文字與相片,把旅者心中南美的面貎,逐一細數。
作者偶然迷戀的這土地……
提上背包出發,她心中的南美、筆下的南美、鏡頭裏的南美,儘管與人有不同。 但作者真的愛上這個國度,愛上南美,因為一種連自己也說不出的因由…… 事實因由有何重要,重要是忠於自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但你可能沒有計劃浪遊南美,或對她更是一無所知,或因種種疑慮卻步。但只要你還有輕狂的心,拿起背包的能力,順心而行,出發找你的理想國度。
旅遊書現三分天下:旅遊指南、個人遊記和旅行文學。三者各有自己的風格、市場,但自從美國華人作家林達夫婦的《帶一本書去巴黎》、《西班牙旅行筆記》等書出版後,分類愈來愈模糊或過時,一種結合文學、遊記和指南的寫作體式,在現時旅遊書泛濫和過度旅遊的年代,另一清泉,「旅遊書」和「旅遊」的定義應是心隨人意,隨心而行。
香港人到外地旅行,習慣「速戰速決」。長期身處香港這個美食兼購物天堂,吃喝玩樂購物都夠了吧,你想要的是甚麼?
有沒有想過,在假期之中,可以跳進另一個寧靜的世界,找到屬於你的天堂、你的淨土?在東南亞地區,做幾天島主、回歸自然;或者親身潛入海底、尋求旅遊新角度,欣賞海底世界的千變萬化,總好過到甚麼甚麼公園看水族館!書中推介十個人間天堂般的小島,亞洲八大潛水熱點。
在奇特海洋生物,讓你猶如置身其中;海天一色的度假酒店,看後已有立即出發的衝動。不論你喜不喜歡潛水,或者只想在假期充電、釋放心中疲憊,在這裡你應該可找到你想要的另類旅遊!
書後還附有海中生物的相片集,你大可在出發前仔細查看;享受陽光海灘時,就能對海洋中生物有更多認識。對於喜愛拍照的朋友,<<向海洋出發>>亦照顧周到;書中有介紹適合於海底拍攝的拍攝竅門、如何能夠捕捉到最佳角度……等。<<向海洋出發>>是一本集美感與專業於一身的潛水旅遊書。
「為甚麼去旅行就一定要為了去享受?幹嗎去旅行不可以專為了去受苦呢?」
就因為這樣一個很傻很天真的問題,作者展開了一次與別不同的闖蕩旅程。告別五星級酒店、高床軟枕,沒有美酒佳餚、饕餮盛宴,甚至捨棄城市人對安全、可靠的那份執著;全情地投入到孟加拉這個「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
無疑,孟加拉的確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逾四成人口處於國際貧窮線下,每天收入少於十港元。然而,貧窮背後,孟加拉人對生存的積極、對生活的樂觀和對生命的熱情,卻是許多窮得只有錢的現代城市人所不能及的。
從赤裸裸的鐵皮城市步入破陋的貧民窟,從貧民窟走上山區隱世部落,從山區部落闖進荒蕪的原始森林;這不只是一次放逐自己的旅途,更是一場逃離物質社會反思自省的心靈征途。
該是冰天雪地才會叫冰島吧?應該有北極熊吧!?可以看見熱鬥小馬的真身?冰島人都像愛斯基摩人的模樣,肥嘟嘟、面紅紅的?冰島是個活天堂,令人讚歎的自然美景,奇石瀑布,矛盾的雪山冰湖與火山溫泉地熱谷,小動物都悠然自得。
沉睡200年的冰島火山突然爆發,威力令歐洲航班一度大癱瘓,3個唔識死的老友卻不顧一切,決意要去闖一闖這名字冰冷的國度。
滿身黑氣的她們,遇上全鎮停電、冰雪封路、火山再度爆發……好像諸事不順,但最後還是有驚無險化險為夷。火山爆發令旅程增添許多變數,亦讓她們體驗到不一樣的冰島。
「很佩服筆者們的勇氣和決心,總覺得香港人就是缺了這些行動力!我也是其中一個,總是找借口,推搪沒有旅伴,沒有時間,沒有資金,目的地一天一天被遺忘了。」
-- RUBBERBAND主音6號
一切始於緣喜愛印度,緣於一個好朋友介紹我聽孫燕姿的《神奇》。神祕的印度,處處都令人迷戀。印度,令人感受良多。看過這本小書後,你對愛情、對生死、對貧富的看法,更可能會有徹底的變化。
在人生路上,你可能感到孤單、寂寞,甚至迫於無奈、每天都要面對你不愛的人。不過,你還總應相信,總有一個人,會在遠方為你默默守候,時刻為你灌注無邊的祝福。總會有一天,愛會重新懷抱著你。這種信念,能消弭怨懟,能包容憤恨和過失,也能為你抹乾所有眼淚。
我們當然不能和德蘭修女相比。然而,德蘭修女為愛而奉獻和犧牲的精神,令我確信,這種不求私欲、不求己益、一生一世的愛,是真真實實地存在於人世間。真愛蓬萊,就靠你、就靠我,一起去身體力行。幸福和愛,都需要由你自己去爭取。
印度有很多等待我們去發掘的地方。在攝影角度看,印度實在是個色彩奪目的世界,要拍攝的景點實在太多;在心靈角度看,印度有不同的宗教、種族、階級貧富,令我有不同反思。在我眼裡,印度是個生動的走馬燈,顏色鮮艷、多姿多采得使人眩目。各地富麗堂皇的宮殿、城堡,見證了印度皇室輝煌久遠的過去,象徵著昔日的文化和富饒;廟宇、寺院,甚至恆河,埋藏著神秘的宗教力量;雪地、沙漠地區帶來新體會;城鎮市集中的叫賣聲,使整個城市繁華喧鬧起來了。人在路上可以入世、可以出世,在人群或雪山中,都可細味人生。也不要感懷身世。無論你身處何方、做的是甚麼工作;只要看看書中樂天知命的印度人,你應該感到幸福滿瀉;而沙賈汗王為泰姬起的不朽建築,更是矢志不渝的愛情的最佳寫照。
珍惜眼前人。愛,就由你身邊的人開始。在《浪蕩印度》中,希望你能體悟到幸福的非必然、真愛的可貴;甚至,能超脫令人戰慄的生死。
愛既完全,就沒有懼怕。
作為教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除了在課室內傳授知識,謹言慎行之外,對於社會上發生的一切事情,應該以身作則,不平則鳴。對於社會不義之事,理應更加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面對著被分化及撕裂得只餘下正和邪、黑和白的社會,兩位現職中學教師,不期而遇的在這個時候,推出有關教育界的全新合著文集《枉為人師》。文集共有三十多篇短文,作者以前線教師的角度,以辛辣銳利的筆鋒、通俗大膽的語言,對政府施政作出尖刻的鞭撻,突破一般教師多寫詩文、秘笈、親子、培育的常規。文集亦收錄教育界中的千奇趣事,甚至犬儒陋習,不失幽默諷刺,令人捧腹大笑之餘,亦不失掩卷嘆息的反思。
對於教育界的種種百態,就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對於教育界的迂腐和醜態,有時尋常得讓我們習慣了事情的存在。如果因為獃久了而對這些積習麻木不仁,甚至犬儒過關,那怎也算是頭號錯事,枉為人師。」
很多人都認為兔子沒有貓狗般懂性,然而一班愛兔的人希望透過文字和相片,讓更多的人了解兔子的行為習性和內心世界,你便會發現牠們有著不同的個性,牠們天生聰明,愛搗蛋又好奇。
每一隻兔子的背後都有牠們的故事,當中大部分都是曾經被遺棄,透過香港兔友協會尋找到新的家庭,過著幸福的生活。有些患病的兔子,主人對牠們仍不離不棄,一起與病魔戰鬥,就讓我們去分享這十一個人與兔的感人經歷和生活趣事,帶出當中生命的意義。
香港兔友協會是專門收容被遺棄兔子的慈善團體,「兔友良朋」所有的收益,扣除成本後,均撥作本會作營運經費,每賣出一本,都能幫助我們拯救更多的被遺棄生命。
香港兔友協會網址:www.hkrabbit.org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發作、猝死、中風、心絞痛等,已超越癌症,躍升為本港社會的頭號殺手。。
心血管疾病可怕之處,在於它可以無聲無色地令人突然暴斃或使人抱殘終生,而在報章上不時看到某人突然猝死。面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醫生可以提供的,主要是紓緩症狀、治標不治本的傳統藥療方法,例如服用降血壓藥、降膽固醇藥等,或是「侵入性手術」,例如搭橋手術、血管成形術(俗稱通波仔)、截肢手術等。但怎樣預防這類疾病,一般醫生建議是大家都知道的醫學常識:注意飲食、經常運動、戒煙、戒酒、減肥和避免壓力等。
事實上,伍醫生和大多數的醫生一樣,在醫學院所學的,都是怎樣診症,然後如何斷症,如何對症下藥等等。由於一般醫學院並不重視預防醫學,直至閱讀埃爾默‧克蘭頓醫生的原著《Bypassing Bypass Surgery》之後,才知道預防醫學已存在幾十年。
克蘭頓醫生的原著《Bypassing Bypass Surgery》利用一套深入淺出的分析,糾正很多醫學上的誤解。其中包括微量元素、體內金屬、脂肪、膽固醇、自由基、抗氧化劑、螯合劑和飲食規律等。這些分析既廣泛且深入,使讀者能夠得到很大的啟發。
原來,許多被人慣性誤認為「不可以預防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其他慢性退化性疾病,其實都是可以預防的。我們不但可以在病發之前,預防疾病的發生,並且可以在病發之後,預防它們的惡化,甚至扭轉疾病的進程。
如你相信有胎教,就更加要相信身教,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問題是由父來教或由母來教,書中作者明白到孩子一至六歲是一個重要成長期,父母與孩子越親密,其影響孩子的力量必然越大。從兒子出生後,因一個機遇,作者就決定要做一個留在家中的全職父親。有人問他為何要如此浪費自己的才華,犧牲自己的事業?原因只得一個,孩子是他的另一半生命,要在能力範圍內,盡量為兒子多做一點,事實天倫之樂,是金錢以外的事,兒子一個笑臉,一次海洋公園之旅已足夠兩父子樂上幾天,這是作者最滿足的報酬。作者放下任職多年的工作,將office 搬回家中,專心一意在家中照顧小孩,而這過程不是你想做就做,一個男人全職湊仔,是要面對眾多問題,家中父、母、長輩、老師,以至家中傭人等一切要解決問題,比在公司要多十倍,要學習的事比職場中更多。如學喂奶,幫BB沖涼,這眾多的第一次經驗,是很多作為人父親所忽略,作為一個父親,時時刻刻開心看到孩子每天的進步,再加上妻子的支持,他可享受這不一樣的生活。作者用父親的角度剖析種種家庭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的行為,並提出多角度的解決辦法,陪伴孩子一起走過成長的歲月。「full time daddy」一書為父母帶來提醒,並提供實用高效的教子技巧,感謝作者的心意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