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鏡
黎堅惠的神作《天空之鏡》記述一次南美之旅,來到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下
雨後鹽田形成鏡面,反照萬事萬物,象徵著一切的面具都要放下,讓她洗滌
心靈,完成旅程後感覺到自己煥然一新。




世界最大鹽沼Salar de Uyuni(烏尤尼鹽沼),因為日本人替它起了一個極富詩
意的噱號:天空之鏡,而備受各地旅遊達人推崇,譽為人生之遊之地,也為後
很多人到訪南美內陸高原國家玻利維亞的主要原因。烏尤尼鹽沼位於玻利維亞
南部烏尤尼小鎮附近,海拔3,650米,是四萬年前安地斯山脈隆起過程中形成,
因劇烈的地殼運動從海底隆起後,這一帶形成了許多裝滿海水的湖泊,這些
史前巨湖逐漸乾涸,成為今天一望無際、潔淨無比鹽沼,面積達10,582平方公
里,即是差不多有十個香港那麼大啊!
小題 成事在天
要看到「天空之鏡」的條件是,是地上僅有一層完全覆蓋地面的薄薄積水、晴
天和無風。一旦積水太深,四驅車都不會冒險進入。每年7月至10月為烏尤尼鹽
沼的乾季,湖面沒有積水,因此不能一睹這面「天空之鏡」;相反,若雨季水
位太高,同樣會令遊客白走一趟,所以要親睹奇幻景象,實在可遇不可求。筆
者十月初首度來訪,旱季的鹽沼乾旱呈現一望無際的純白,亦有「六角地磚」
之稱,四驅車安安全全地奔馳於這遍白色世界,遊客也能盡情地跑跑跳跳拍攝
到此一遊必備的搞笑造型相片,豈不是有另一番趣味與感受嗎? 一個人旅行,
雖然腦海出現一連串鬼主意,但跟同團另外五位不同國籍的團員只是新相識,
不好意思意見多多麻煩多多,幸而司機很醒目地從車厢拿出一支汽水來,示意
幫我們來張指定的好玩大合照,後來我們當然不斷創作各式團體照。
鹽礦物像雪一般耀眼閃閃發亮,別妄想除下太陽眼鏡,若「裸視」湖面,只是
短短十秒我已掙不開眼,再看可會雪盲啊!今時今日自駕遊者必備全球定位
系統(GPS),聽說它可以為地球表面超過98%的絕大部分地區,提供準確的
定位、測速和高精度的時間標準。但我眼前的白色迷宮,可以肯定就是剩餘的
2%。但經驗豐富的司機,不用地圖不用GPS,全憑記憶就能於雪地一般的鹽沼
上飛馳,除了蔚藍天際及白雲之外,根本沒有別的東西或建築物去辨別方向。
如果在這裡迷路,真不知要走上多少天才能逃出白宮。Salar de Uyuni 基本上是
一片荒漠,當然不會有公共交通,不過我臨離開「天空之鏡」時卻詭異地竟見
到一輛巴士,至今都不明所以。
小題 二三月最宜
遊 Salar de Uyuni會以高原小城鎮Uyuni(烏尤尼)為基地,可經當地旅行社包
車或跟本地團玩,基本上可分為純粹遊鹽沼(最短可一天)和兼遊鄰近南美高
原彩色湖泊(三天或以上)兩大類行程。第一次到訪時正值十月份,我更從烏
尤尼過境往智利的San Pedro de Atacama 繼續行程;第二次再訪已是十二月,則
大夥兒原路返回烏尤尼小鎮,因此專程再訪。
重回到天空之鏡,二度重遊烏尤尼鹽沼,希望藉著雨季的開始,一睹這面巨大
鏡子。可是抵步後,發覺依然天朗氣清,真擔心沒有下雨而再次跟鏡子擦身而
過。於旅館碰見每位遊湖回來的人,都說地面是濕的,我亦祈求明天請繼續保
持濕潤啊!但事實天然美景真的可遇不可求,雖然這次鹽沼上確實積存了一點
水,却遇上大風吹刮未成倒影,而鹽沼大部份面積都是乾涸地域,因此四驅車
依然能成功橫越鹽沼。相隔兩個月的重遊,雖然後來終於等到密雲下雨又落
雪,讓我在旅程最後一天不惜額外加錢「三顧鹽沼」碰運氣,但可惜鹽地乾涸
太快了。如果真的非看天空之鏡不可,最好日子是二、三月雨季。
小題 鹽磚酒店
旅客遊鹽沼,幾乎必定會參觀位處東南部的第一間鹽酒店(Hotel de Sal),顧
名思義,鹽酒店就是一間由鹽搭建的酒店,無論酒店的牆壁、床、桌、椅,全
都是用鹽磚建成。但由於久歷風霜,酒店現已成為博物館及紀念品店,供大家
歇脚休息,不是真的可以讓旅客留宿。但來到鹽沼,當然要嚐試一下鹽磚酒店
的滋味,因此我們安排入住另一間位置較遠的鹽磚酒店,同樣是由客廳、飯
廳、桌椅以至睡房、床架等,一概就地取材利用鹽磚建造,既別緻亦很有代表
性。不知是否心理作用,總是嗅到自己一身鹹味,翌日起來滿身由頭到腳亦沾
滿著無窮鹽碎!
Salar de Uyuni盛產岩鹽與石膏,蘊藏量大,但玻利維亞人民很抗拒外國參與開
發當地鹽礦的工程,只靠當地居民用人手堆砌出許多一公尺左右的小鹽丘來曝
曬乾燥,或以斧頭劈切出數十公分到1公尺的立方體的粗鹽磚,再送往附近的工
廠加工,結果至今仍未被大量開發。不過這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令鹽沼减少因
採礦帶來的污染,也讓開採與旅遊兩個行業可以並存。
![]() |
![]() |